\contact.html
 请输入产品关键字:
  产品分类
life technologies
·
invitrogen  
·
gibco  
·
ABI  
abcam 抗体
Elisa试剂盒
·
人Elisa试剂盒  
·
小鼠Elisa试剂盒  
·
大鼠Elisa试剂盒  
·
猴Elisa试剂盒  
·
猪Elisa试剂盒  
·
犬Elisa试剂盒  
·
豚鼠Elisa试剂盒  
·
鸡Elisa试剂盒  
·
鸭Elisa试剂盒  
·
牛Elisa试剂盒  
·
猫Elisa试剂盒  
·
马Elisa试剂盒  
·
山羊Elisa试剂盒  
·
其他Elisa试剂盒  
·
兔Elisa试剂盒  
生物试剂
·
氨基酸类  
·
酶类  
·
蛋白质类  
·
抗生素类  
·
色素类  
·
植物激素及核酸类  
·
维生素类  
·
碳水化合物类  
·
分离材料及耗材类  
·
缓冲剂类  
·
表面活性剂  
·
培养基类  
·
测试盒类  
·
抗体类  
·
其他生物试剂  
抗体
·
一抗  
·
标记一抗  
·
标记抗体(二抗)  
·
免疫球蛋白抗原  
病理实验服务
国产elisa试剂盒
·
人elisa试剂盒  
·
大鼠elisa试剂盒  
·
小鼠elisa试剂盒  
·
猪elisa试剂盒  
·
鸡elisa试剂盒  
荧光试剂
快速检测试剂盒
培养基
·
药品、生物制品检测培养基  
·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培养基  
·
细菌总数检测,增菌培养基  
·
无菌检验培养基  
·
维生素检测培养基  
·
弯曲杆菌检验培养基  
·
饲料微生物检测培养基  
·
四环素检定、厌氧亚硫酸盐还原杆菌检测培养基  
·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检验培养基  
·
乳酸菌、双歧杆菌检测培养基  
·
溶血性链球菌检测培养基  
·
啤酒检验培养基  
·
美国药典培养基(USP标准)  
·
临床培养基  
·
李斯特氏菌检测培养基  
·
菌种保存培养基  
·
军团菌检测培养基  
·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培养基  
·
酵母、霉菌检测培养基  
·
化妆品检测培养基  
·
弧菌检测培养基  
·
罐头食品商业无菌检测培养基  
·
动物细胞培养基  
·
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及肠杆菌科检测培养基  
·
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厌氧菌检验培养基  
·
阪崎肠杆菌检验培养基  
·
2010年中国药典版  
·
欧洲药典培养基(EP标准)  
标准品/对照品
重组蛋白
AMRESCO
蛇毒试剂
化学试剂
·
标准滴定溶液  
·
PH缓冲液  
·
指示剂  
环保设备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上海恪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详细地址:上海闵行电子物联产业园
电  话:18021003406
传  真:
联 系 人:王羽
手  机:18021003406
邮  编:201108
邮  箱:1914109725@qq.com
公司网站:www.shbhsw.com
  友情链接
暂时没有信息
 
 
  技术文章  
 

大脑禁区谱华章


发布日期:[2012-03-12] 共阅[2475]次

有这么一个游刃于大脑禁区的团队,他们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建成了外科学(神经外科)*重点学科,成为该领域6个*重点学科中zui年轻的团队;

 

  有这么一个以战场和市场为目标的集体,从颅脑战创伤救治到高难度神经外科手术,他们游刃有余,取得多项国家、*科研大奖;

 

  有这么一个曾名不见经传的“小科室”,从年手术量仅200余台,到年手术量超过2000台,他们只用了10年,并拥有了一批国内外专家,拥有了“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护士长鲜继淑!

 

  这就是如今在神经外科领域赫赫有名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

 

  在该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冯华教授的带领下,他们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完成了从普通临床学科到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于一体的综合学科的转变,谱写了精彩华章!

 

  “面向战场,面向市场,以临床为基础,以科研为翅膀”,秉承这样的发展理念,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全军*的神经创伤防治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站内学科,国家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内的多项科研大奖,成为国内同类学科获高等级科技成果zui多的学科。2011年,他们升级为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

 

  春节刚过,记者慕名来到美丽的山城重庆,探访该科创新发展的奥秘。

 

  两位伯乐相中的千里马

 

  谈到自己的工作,科里每个人都滔滔不绝,看的出来,他们都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工作和科室。尽管还不太明白他们嘴里冒出来的那一连串专业术语,但是记者却已经被他们深深的感染,被他们勇敢探索人类大脑禁区奥秘的勇气所深深折服!

 

  2月8日下午,我们来到该科主任冯华的办公室。为了能够潜心工作,他特意把自己的办公室安排在专科楼一个偏僻的角落。有些狭长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文件和资料,办公桌上几乎没有摆放电脑的位置。

 

  接过他的名片,记者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委员、全军神经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神经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一连串的头衔让人目不暇接。

 

  科室的*通常代表着科室的整体水平,冯华无疑做到了!

 

  1979年,冯华从陕西汉中考入第四军医大学。在读大学的几年里,他把自己扎进了书籍的海洋。平时,他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就是看军史、战史和人物传记之类的书籍,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了今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冯华了解到“战斗英雄”麦贤德的故事,知道了麦贤德因为大脑负伤而退出战斗,一位军医给他成功实施了脑部手术,让他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解到这个故事后,冯华心生敬佩之情。

 

  “大脑,一个多么神秘的禁区啊!能给大脑动手术的医生一定是zui出色的!”冯华心里想到。从那时起,他就下决心以后要研究神经外科。

 

  大学毕业前一年,冯华幸运地被分到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神经外科奠基人之一的易声禹教授手下实习。冯华人品好、聪明,这让易老十分欣赏,并想让他留校工作。可因为冯华家在汉中,离四川近,毕业时他被分配到了第三军医大学工作。易老没能留下冯华,但却因为爱才直接给当时西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宪荣写信推荐。就这样,冯华到该科工作。几年后,他成为王宪荣的*个硕士研究生。

 

  那时的冯华已经开始承担科研课题,在科研上崭露头角。1993年,刚刚30岁的冯华因为有科研基础,王宪荣让他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当时王宪荣刚刚因为“脑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治疗”获得了*科技进步二等奖,但冯华认为这项课题还可以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王宪荣的支持下,他以“癌基因与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痉挛”为题,成功申请到了科室的*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顺利拿到了5.5万元的课题经费。

 

  经费虽然不多,但却极大地鼓舞了冯华!

 

  1994年,他带着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归易声禹的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幸运地成为易老的关门弟子。于是,在易老和王宪荣的共同指导下,他顺利完成了这个课题。随后几年里,仅仅这个领域,冯华就带领科研团队拿到了11项*课题,成为在全国范围内该领域拿课题zui多,发表SCI论文zui多,影响因子zui高的单位。同时,该研究也成为该科的一个传统优势方向。

 

  千里马遇到伯乐,这是无数人才的梦想,冯华就是这样幸运的人。易声禹把他推荐给了王宪荣。1998年,王宪荣又极力推荐博士刚毕业一年,只有35岁的冯华接替他担任科室主任。

 

  王宪荣的理由很简单:“冯华人品好,能吃亏能包容,还有很强的科研能力。”这让冯华很感动:“我觉得人的一生能遇到一位好老师就十分幸运了,但没有想到我能遇到两个。”

 

  年轻科主任的宏图大志

 

  坐在办公桌后面,冯华圆圆脸上的那副眼镜后面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口才很好,思维非常开阔,从科室建设这样的微观层面,到中国科研环境和制度改进这样的宏观层面,他都有自己*的见解。他的桌子上放着一张白纸,遇到记者听不懂的地方,他就拿笔在纸上讲解。但是,对他个人经历的采访却断断续续,比起自己的经历,他更愿意谈别人,谈科室的发展。

 

  当时的神经外科,学科规模仍然不大,床位40张,年手术量仅200余台,未常规开展显微手术,科内设备总值仅120万元;仅为硕士学位销售点,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仅1—2人;仅取得过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科研经费不足10万元……

 

  拿王宪荣的话来讲,“神经外科是医院的"第5世界"。”但老主任却给冯华留下了一支精干的队伍,“如今科里的称职人员都是王老的原班人员,这些人现在都已经是国内外的神经外科专家。”

 

  该科的发展,冯华功不可没。这个刚刚35岁就担任科室主任的医学专家,带领大家不折不扣地玩了回心跳!

  王宪荣推荐只有35岁的冯华当科室主任,很多人不放心。时任校领导找冯华谈话,问他对科室发展有何想法。冯华踌躇满志地说:“我当主任要干成3件事,一是要申请到神经外科博士点,二是要把神经外科建设成全军的神经外科专科中心,三是要办一本高度的神经外科杂志。”

 

  “很好!但你们要有"大科意识"。我还要给你加上一条,定期在重庆举办性会议。”校领导看着冯华。言外之意就是,当时的科室发展有些慢,冯华目标定的还不够远大。虽然这是他当时想都不敢想的问题,但他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顶着压力,冯华开始对科室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如今十几年过去,当初的4个目标,他们已经基本实现。

 

  且看该科的跨越式发展:2000年获外科学(神经外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站内学科,2006年获批成为全军神经系统疾病微创诊治专科中心,2007年获批外科学(神经外科)*重点学科。现拥有3个神经外科病区,床位160张,设有神经电生理室与脑磁图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专科实验室及新概念武器致伤模拟平台,专科设备总值近亿元!

 

  近年来,该科举办了多次大型学术会议,连续主办了4届“重庆脑血管外科与脑血管痉挛大会”、第2届华人神经外科大会、“第10届脑血管痉挛会议”等。仅2011年,该科就举办了两次大型学术研讨会。

 

  以2008年举办的“第三届重庆脑血管外科与脑血管痉挛会议”为例,共有412名国内外代表参会,其中国外代表23名,美国NIH基金评审委员会,脑血管病3位评审组长(分别负责脑缺血、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均参加了本次会议。

 

  记者向冯华讨教他的秘诀,他笑了起来,说:“其实很简单,一是励志,让大家看到和*神经外科的差别,让大家利用机遇好好发展;二是团结,合理分工,然后拧成一股绳,科室才能快速发展;三是思想教育,让大家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要争名夺利;四是懂得吃亏,特别是作为领导,要懂得这一点;五是经常学习,只有这样才不会落后于世界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

 

  看起来很简单的管理手段为何到他手中就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答案就是以身作则。

 

  举个zui简单的例子。在该院,发表一篇SCI论文是有一定的经济奖励的。按照规定,导师要拿到45%的奖金,但是冯华把所有奖金都给了zui需要钱的年轻人。除了经济上,冯华还经常带头学习神经外科的世界展。他说:“你给学生布置科研题目,首先你自己得了解这个题目在世界上的进展,其次,你得有自己的思考。”

 

  领导都这样做,大家还有什么话可说的?怎能不激起年轻人和下属的工作动力?

 

  科研促进临床快速发展

 

  几年前,该科接收了一个特殊患者。他在某医院已经做了一次颅内肿瘤手术,但没能*切除肿瘤。因为这是一种很特殊,手术风险*的肿瘤实质性血管网织细胞瘤。这种肿瘤*是一个血管团,且血管成分不完整,止血极其困难。更为棘手的是,这个肿瘤足有半个小脑那么大!

 

  该科经过慎重讨论,由主任冯华、副主任朱刚教授、崔高宇副教授等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医疗小组。针对肿瘤主要是血管这一特点,他们首先采用介入栓塞的方法把部分肿瘤血管堵塞,减少出血的可能,另外术前让患者在血库中提前存了400ml的自体血供手术中使用。zui终经过7小时的艰苦努力,终于成功完成这项手术。

 

  据介绍,血管网织细胞瘤手术风险非常大,术中很可能因为出血无法控制而直接危及生命,而病变本身是良性肿瘤,因此这种手术常被视为是神经外科的高难手术之一。

 

  高超的手术技能源自该科长期坚持临床与科研并重的工作思路。如今,该科已经开展了术中多普勒超声及荧光造影引导下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脑血管病及颅内富血管病变的介入诊断及治疗、颅底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脑功能成像下神经影像导航手术、系列神经电生理监测指导手术、脑磁图(MEG)致痫灶及脑功能区定位手术、功能核磁共振(fMRI)及脑磁图(MEG)脑功能区定位下脑肿瘤微创手术、重型颅脑创伤的救治、术中荧光引导下脑胶质瘤微创手术与局部光动力治疗、先天性神经管畸形早期手术等新业务和新技术。

 

  “在科研上,我自己zui大的感触就是要坚持。我这个人比较犟,认准了研究方向,不搞出来誓不罢休,而且就是要瞄准水平。”冯华说,瞄准水平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水平。在这方面除了要埋头苦干,刻苦研读国外科研进展,还要多和国内外同行合作,这是该科多年来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合作对我们科室的科研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冯华如是说。他对多年前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参观学习的3个月印象很深,“对开阔视野非常有帮助。”如今,科室主要成员大都有着出国学习的经历。

 

  作为军人,就要为*官兵做点实事。颅脑战创伤是zui常见的战创伤之一,其死亡率和致残率为各种损伤,是影响*战斗力和伤员生存质量zui主要的原因。如何应用现代技术对新型颅脑战伤进行研究成为提高伤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为此,冯华带领科研团队在模型缺乏、经验不足、无现成模式可循的情况下,迎难而上,瞄准前沿打硬仗,研究成功系列救治新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可推动新军事变革条件下颅脑战创伤救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对提高平时地震伤、交通灾害等颅脑创伤救治水平,减少伤残率有重大意义。

 

  他们还建立了系统的颅脑战创伤动物模型,阐明了伤情特点,揭示了发病机制,为颅脑战创伤的早期治疗和继发性损害的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成功解决了无创监测的难题,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态脑水肿监测仪,为颅脑战创伤的现场救护提供了新手段;自主研发了新制剂脑伤泰,创用高压氧预适应等多种新方法,显著降低了继发性损害,为颅脑战创伤救治提供了系列新措施;制定了系统的颅脑战创伤诊治原则,提出了综合救治方案,并形成指南和规范广泛推广和应用,推动了颅脑战创伤救治水平的提高。

 

  2009年,“颅脑战创伤救治新技术研究”获得了*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颅脑战创伤救治关键技术与战救器材研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才兴科是科研创新之魂

  冯华爱用“瓷器店里打老鼠”这句话来形容在大脑禁区实施手术的危险性。但是,一边做开颅手术,一边和患者进行交流,这种场景恐怕很多人想都不敢想。如今,这样的神奇在该科频频上演。

 

  去年12月10日,重庆的一位女记者来到该科进行检查。连续几个月来,她都觉得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现了问题,而且智力和视力均出现下降。结果一检查,冯华大吃一惊,她的额颞叶深部长了一个巨大胶质瘤,同时右侧脑室扩大,并出现较为严重的脑积水。

 

  经过详细的术前会诊,冯华认为,要切除这个脑胶质瘤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要*切除,二是要保留功能。但这两条之间存在着一定矛盾。因为,这个胶质瘤后方是影响运动功能的内囊,如果损伤则影响运动;前方是运动型语言区,如果损伤则不能说话;侧面是感觉性语言区,如果损伤则会造成病人能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含义。要想*切除,除非能够非常的定位胶质瘤的位置。

 

  要知道,对于功能区的病变既做到全部切除又保留神经功能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一直是一种挑战。如果为了保留神经功能而无法全部切除肿瘤,肿瘤很快就会复发;如果切除了肿瘤而损害了功能区,患者就会出现瘫痪、失语等状况。目前,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一半左右,浸润生长、边界不清、多数原位复发,手术的疗效*取决于能否准确定位功能区。

 

  为此,冯华带领年轻骨干吴南副教授采用了先进的影像技术进行导航,避开功能区设计了手术计划,并辅以术中电刺激微创手术治疗的新技术,在术中对患者保持唤醒状态,每隔30秒和病人说一次话,通过脑电波的反应,进行大脑功能区的验证与定位,终于成功将这个巨大胶质瘤切除。

  记者了解到,从2003年开始,这项由冯华率领科室成员创建的新技术已经做了100多例病患,无一例出现*性功能损害。

 

  “能在脑部手术中,边动手术边和病人交流的,只有我们!”对此,冯华很是自豪。

 

  如今,冯华在颅脑损伤方面提出了颅脑战创伤新理论,开发了系列可应用颅脑战创伤早期救治的监护和救治设备,明显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在脑血管病的诊治方面,深入研究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机制,较早的提出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害是导致病人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发现蜕皮甾酮等药物可有效提高脑血管病病人的神经功能。在神经肿瘤微创诊治方面,系统的研究了国人脑功能区定位的技术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神经肿瘤的微创诊治,明显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程度,改善了术后病人的生存质量。

 

  *不是春。该科长期坚持“面向战场,面向市场,以临床为基础,以科研为翅膀”的工作理念,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2011年,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该科从香港理工大学全职引进了何梁何利奖获得者钱忠明教授,以推动该科脑铁代谢生理与药理学及相关疾病机理与神经药理学研究。

 

  如今,该科已经建设成了一支由156名科技干部组成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有十分强大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冯华也被学校评为“人才兴科”先进个人。

 

  其实,冯华没当科主任时就在人才兴科上下了不少工夫。

 

  吴南还记得多年前,他和冯华初始时的情形。1993年,吴南已经留校工作。为了考研究生,他每天晚上都到神经外科的学习室学习,因为那时候神经外科人还比较少。一天晚上,他正在复习。冯华进来了,就问他在做什么。吴南说复习研究生。当冯华知道他想考的专业后,说了一句让吴南至今难忘的话:“考神经外科吧,全国只有700多名神经外科医生,很有发展前途。”

 

  就这样,吴南被冯华说服了,后来顺利考上了王宪荣的硕士研究生。过了几年,他又考上了冯华的博士研究生。

 

  人人争先创造科室未来

 

  “我觉得很幸运,因为兄弟们很争气。他们的努力工作就是对我zui大的支持。”冯华说到科室成员时,特别喜欢用“兄弟”二字,这两个字不仅包含了他对大家的褒奖,也饱含着他对科室的热爱。

 

  如今,该科副高以上职称的骨干都有自己的“绝活儿”,均担任着国内重要的学术职务。

 

  该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朱刚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军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在脑动脉瘤的治疗上有丰富的经验。由于既可以做夹闭手术也可以做栓塞手术,朱刚具备了更高的临床视野。

 

  该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林江凯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脊髓脊柱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脊髓脊柱学组专家委员会委员,对听神经瘤和脊椎裂的手术治疗均有着高超的技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科室副教授崔高宇,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委员、重庆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医学心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

 

  在该科,不仅科室骨干都能独当一面,就连他们培养的研究生在科研上都让人刮目相看!截至目前,该科共发表了83篇CSI论文,其中研究生发表了56篇!

 

  2012年元旦刚过,该科就收到一个好消息。他们培养的研究生李博的博士论文被美国《神经科学》杂志收录,影响因子高达7分!

 

  究其原因,一是该科形成了一个科研创新、竞争向上的浓郁氛围,人人都想着在科研上取得成绩;二是该科“十一五”期间科研基金达3000多万,充沛的科研基金让学生们能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

 

  冯华对学生和下属要求高,经常让大家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但他又十分关爱大家。每逢过年过节,他都会请大家到家里吃饭,他亲自下厨。他的脾气有时比较大,但他却能利用这样的脾气和学生及科室成员拉近距离。吴南告诉记者,遇到工作上的问题,他可以和冯华当众争吵,经常谁也说服不了谁。两个人都气呼呼地回去了,但第二天又和好了。和研究生们拉近了距离,科研工作就能如虎添翼。

 

  另一个已经留校工作的研究生李飞同样让大家感到自豪。李飞利用直流电场研制了一台设备,该设备可以把脑癌细胞中已经向外侵袭的部分“拉回来”,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想法。读博士期间,李飞就发表了5篇SCI论文,表现非常出色。毕业后留科工作后,冯华把他派到了美国纽约大学,利用那边的研究手段和研究设备把课题做完。

 

  在那边工作的半年时间,他天天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完成了普通人两年才能完成的科研。课题结束时,冯华帮李飞了位于纽约郊区的冷泉港实验室(*在分子生物学领域zui的实验室)去参观,他才*次上街,在车上“游览”了纽约市容。

 

  “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其他人必然会跟着向前走。”冯华有些自豪地说。这样氛围的形成,不仅是对科研的肯定,也是对冯华管理能力的肯定。

 

  面对未来,冯华给科室定下了十分具体的目标:“在医院研究型学科建设的支持下,我们科要结合既往研究基础,形成严重神经创伤综合救治、神经肿瘤微创诊治、脑血管疾病个性化救治三个特色临床支点,形成血脑屏障的重建这个核心基础研究靶点,促进科室健康快速发展!”

 

  有了这样的氛围和高素质人才队伍,我们可以预想该科未来必将更好更快的发展,在神秘的大脑禁区谱写更加绚丽的华章!

 
地 址:上海闵行电子物联产业园 邮 编:201108 电 话:18021003406 手 机:18021003406 传 真:
上海恪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8 © 版权所有 ICP备: GoogleSitemap

化工仪器网

推荐收藏该企业网站